她表示,本年度入围企业的更新率超过50%,光伏、储能和动力电池、半导体、软件服务、医药等领域均有更多的技术突破和愿景达成。
通过碳化硅、氮化镓等新材料的应用,以及将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热管理技术等充分结合,预计未来5年,逆变器的功率密度将再提升~50%,同时保证设备的高可靠性。在用电侧,构建虚拟电厂(VPP)把海量分布式光伏系统、储能及可控负荷相结合,将分散的发电单元、储电单元灵活调度,实现电网削峰填谷也已在多个国家开始落地。
应用5G、AI、云技术,能将海量分布式光储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运营与电力交易,构建VPP虚拟电厂,为用户侧可调节资源参与市场交易、负荷侧响应,为电网削峰填谷提供坚强技术保障。青海省海南州特高压项目2.2GW光伏电站, 9216台设备稳定运行在3100米高海拔严酷环境中,华为逆变器总计可用时长高达2千万小时,系统可用度高达99.999%,保障系统高发电量,降低度电成本。因此,构建光储网融合的稳定能源系统,支撑光伏送出与消纳,将成为解决能源安全与能源独立关键举措。趋势二 高密高可靠光伏电站向大功率、高可靠发展已成为趋势。AI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支撑技术的融合不断深入,围绕数据处理、模型训练、部署运营和安全监测等各环节的工具链也将不断丰富。
AI技术可以普遍应用到强波动、高不确定性的新能源领域,在制造、建设、运维、优化、运营等光储的全生命周期内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传统端侧BMS只能将有限的数据进行汇总和简单分析,几乎不可能做到故障的早期发现与预警。2)探索建立光伏碳足迹评价标准并开展认证。
这一顶层设计也赋予光伏促进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六部委:加快分布式光伏开发,创新光伏+模式政策回顾:6月29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于此同时,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应并尽并、能并早并有关工作的通知》,即全容量并网不再是硬性条件,为提振光伏市场装机积极性再下一剂猛药。点评:如果说分布式光伏并网稳是前提,那么并网准就是关键,并网多是目标,运行好是成效。
点评:区别于以往规划,这次十四五规划首次采取九部门联合印发形式,既是规划发布形式的创新,更有助于形成促进新时代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点评:风、光大基地首次写入202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了2022年新基建、政府工作的重点。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滩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建设为了分布式新能源并网稳、准、多、好,《征求意见稿》提出,因地制宜建设改造可再生能源微电网,通过合理配置储能、柴油发电机等,有效提升边远地区电力普遍服务水平。鼓励通过电力市场购买绿色电力,就近大规模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其中提到: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
政策回顾:2021年10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等9项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批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国家标准,并于2022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二十大报告: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政策回顾: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点评: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点评: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的执行将为已陆续出台的各项鼓励政策提供更好的落地抓手,虽然实际执行情况可能会因地区、以及具体的项目而异,但总体上都是利好绿色建筑、分布式光伏等业务。
不过年初以来,多晶硅的价格却是一涨再涨,创下了十年新高,这也导致产业链剧烈震荡。政策回顾:6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九个国务院组成部门首次联合下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这标志着我国实现由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已成为必然趋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滩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建设。
文件明确表示,完善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和电力中长期、现货交易机制,建立健全微电网、存量小电网、增量配电网与公用大电网之间的交易结算、运行调度等机制。点评:最近几个月,包括河南、江西、湖北在内的多个省份纷纷调整了峰谷电价政策,大幅扩张当地峰谷电价差,作为光伏和储能主要的盈利来源,许多地方电站收入较之过去均实现成倍增长。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点评:这则文件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或意味着肇始于光伏行业的碳足迹认证,很有可能扩展到能源及其以外的行业,不仅会重塑光伏行业的发展格局,也会改变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生态。《通知》表示,做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服务各级电网企业和供电企业要积极做好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服务,依法简化并网手续,优化服务流程,推广线上服务应用,确保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应并尽并,消纳率保持在合理水平。推动智能光伏创新升级和行业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
根据文件,未来光伏行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高纯硅料、大尺寸硅片技术,N型高效电池、柔性薄膜电池、钙钛矿及叠层电池。在此之前,住建部官网发布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就曾提出,推动太阳能建筑应用,推进新建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设计、施工、安装,鼓励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加强太阳能光伏应用。
六部委:加快分布式光伏开发,创新光伏+模式政策回顾:6月29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点评:工商业光伏大省浙江宣布分布式发电可以与周边用户直接交易,成为隔墙售电工作推进又一重要节点。
总的来说,通知将对整个多晶硅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那些有准备的企业来说更是巨大的机遇,特别是对那些以低价组件推动风光大基地建设的企业更是如此。按照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的要求,《规划》明确,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8%左右。
二是要切实加强企业自律,深入开展自查自纠,自觉规范销售行为,不搞囤积居奇、借机炒作等哄抬价格行为。政策回顾: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该消息一出,A股光伏板块午后全线暴涨,最高涨幅13%。2)探索建立光伏碳足迹评价标准并开展认证。
我们相信,在碳中和形成全球共识的过程中,光伏产业将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依托有利的政策环境,迈步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黄金时代。点评:作为光伏产业的上游原材料,多晶硅一直占据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地位,甚至也肩负着降低光伏应用成本的重任。
点评:为了稳住全国的经济大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稳增长措施,而光伏产业有幸成为了国家稳增长的重点抓手行业。10月14日下午,隆基绿能涨停,为2020年12月以来首次。
通知表示,为深入引导光伏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三部门有关业务司局在组织开展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对接的基础上,近期集体约谈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业及行业机构,对相关单位提出工作要求:一是要着眼大局和长远利益,坚持上下游合作共赢,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要统筹推进光伏存量项目建设,合理释放已建产能,适度加快在建合规项目建设步伐,同时对后续新建产能大规模投产要提前研判、防范风险。
分析人士认为,文件中反复提到保障、支持、鼓励这些词语,都是正向积极的词语,没有出现禁止、不得等负面词语,可见,国家层面对于多晶硅行业的发展是满意的。政策回顾:8月25日,工信部公开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到探索建立光伏碳足迹评价标准并开展认证。双反暂缓两年政策回顾:10月14日,拜登政府停征光伏组件双反关税消息刷屏,针对这些进口电池和组件的反补贴税流程已实施了两年。基于此,我们盘点了今年光伏行业真正意义上的重磅政策,从支柱地位的确立到新时代赋予光伏的责任与使命。
供需旺盛大单不断,利好政策全面井喷。国家能源局: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应并尽并、能并早并有关工作政策回顾:11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应并尽并、能并早并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称《通知》)。
根据公告,美国总统拜登暂时免除了对使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在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或越南组装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征收的所有反倾销或反补贴税。也是让能源消费者转变为生产投资型消费者,促进电网企业向平台化服务的战略转型的地方性重要举措。
点评:如果说分布式光伏并网稳是前提,那么并网准就是关键,并网多是目标,运行好是成效。分布式光伏发电、分散式风能发电等电力生产企业可以与周边用户按照规定直接交易,具体办法由省电力管理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